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建筑形式与空间设计理论
 网站首页 | 课程介绍 | 教学大纲 | 教案 | 多媒体课件 | 教学成果 | 科学研究 | 教学录像 | 优秀作业展示 | 学习工具箱 
  课程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术动态>>正文
 
大师作品分析——与扎哈一起建造惊世曲线
2021-03-16 17:19  

 

 

 

扎哈反对极简主义,提倡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对线条和块面的充分使用,作品风格柔中带有刚毅,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她刚毅而又带有女性柔美的性格相关。总的来说,她的作品风格夸张惊异,却又不失美感,块面和线条的使用,有力带有柔和。   

 

我不认为建筑仅仅是一个庇护所、非常简单的围合。   

它应该能够让你兴奋,让你平静,让你思考。   

北京丽泽SOHO

 

由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事务所操刀的超高层异型建筑北京丽泽SOHO,于2019年11月19日正式开幕。因其独特的扭转的建筑结构,使其内外观都具有独特的观赏视角, 被称为城市中最璀璨的“夜空之眼” 。北京丽泽SOHO坐落于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作为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与SOHO中国的最新合作项目, 是继银河、望京、凌空SOHO之后双方联手打造的第四个项目   

 

 

 

 

SOHO中国在北京和上海的大规模城市化变革进程中,邀请到全世界著名的建筑师来到中国,参与到这样的历史进程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的天际线面貌。   

 

 

 

 

建筑拥有世界上最高的中央中庭,从地面直通顶层。以其“扭转式”的复杂结构将中庭两旁的塔楼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设计效果。   

 

 

 

一分为二的建筑结构为了解决地块下方的地铁连通线的问题,随着结构向上延伸,围绕中庭的塔身形成45度角“扭转”,使塔楼的高层能够与北京城正南正北的街道方向形成一致。   

 

 

 

同时,中庭作为一处全新的室内公共空间,不仅为工作和居住与其中的人提供了最特别的空间体验,还成为了建筑周边城市空间的延续。   

 

 

 

 

整个建筑钢结构用量达1.83万吨,相当于2.5个埃菲尔铁塔,DNA双螺旋结构的流线型双塔如同科幻场景一般。我们身处于这个空间,可以感受到我们作为人的渺小的,但这个时代实现了人类在世界上的伟大。   

 

 

 

 

 

达到了目标就叫创造奇迹。”潘石屹在建筑开幕典礼上说道。“今天丽泽SOHO的实现,是对扎哈女士最好的怀念。”丽泽SOHO项目建筑总面积约17.3万㎡,包括12.4万㎡的办公面积和1.3万㎡的商业面积,已全面覆盖5G网络。同时高速双轿厢电梯、PM2.5新风处理系统以及冷热直饮水等配置也将为入驻企业提供更方便舒适的办公体验。   

 

 

建筑下方是北京5条地铁线的交汇口,且将5G技术线路铺设到其内部,超越了北京目前的大多数建筑设施和条件。扎哈曾经在采访中说道,她在10年中坚持参加建筑设计竞赛,但都没有从其中脱颖而出,这需要惊人的毅力和坚持才赢得了今天属于她的建筑时代。之前的大多数扎哈设计的建筑项目体量小而精巧,而SOHO中国为她有机会施展自己的设计才华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全球最大单体航站楼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位于永定河北岸   

占地140万平方米   

相当于63个天安门广场的大小   

仅屋顶投影面积相当于25个足球场   

用钢量达到5.5万吨   

等于一个北京鸟巢!   

 

 

历时五年筹建,在经历了   

7次综合模拟演练、3场验证试飞之后,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于2019年9月25日正式投运,   

这标志着北京迈入“一市两场”的双枢纽时代。   

 

 

整个航站楼的中心顶部建了巨大的六边形天窗   

形成一个大型光庭   

每条“指廊”顶部会延伸出一条天窗   

延展到各个“花瓣”的末梢   

旅客走进航站楼   

可以顺着阳光的指引找到登机门   

 

 

 

C型柱顶部直接与气泡状天窗相接   

将屋面与承重结构一体化   

简化了建筑形式   

浪漫灵动   

 

航站楼的设计呼应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原则,中心庭院周围组织相互连接的空间,航站楼的设计完美地引导所有乘客穿过相关的出发、抵达或换乘区域,到达中心的大院——位于航站楼中心的多层会议空间。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不仅结构复杂、空间跨度大   

航站楼区南北长约1753 米,东西宽约 1591 米   

由旅客航站楼、换乘中心和综合服务楼   

以及停车楼三部分组成   

 

 

 

如此庞大的屋盖仅用了8 根 C 形柱作支撑   

其中有6根在一个180米直径的同心圆上   

它的工程体量可以将鸟巢放进来的   

这8 根 C 形柱彼此间距 200 米   

几乎无柱的巨大中厅   

为乘客提供了最大化的公共空间   

 

 

 

航站楼拱形屋顶内的六种流动形式延伸至地面以支撑结构,并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引导所有乘客走向中心庭院。   

自然光也通过线性天窗网络进入航站楼,为整个建筑提供直观的导航系统,引导乘客进出登机口。高达100米的结构跨度创造了航站楼宽敞的公共空间,并为将来的任何重新配置提供了最高程度的灵活性。航站楼紧凑的径向设计允许最大数量的飞机直接停在航站楼,距建筑物中心的距离最小,为乘客提供了非凡的便利和灵活的操作。79个带空军桥的登机口直接与航站楼相连,可同时快速处理6架A380全机的乘客。   

 

 

 

 

五个航空码头直接从航站楼的主要中央庭院向外辐射,所有乘客服务和便利设施都位于中央庭院,使乘客可以在相对较短的距离内步行穿过机场,而不需要自动穿梭列车。因此,该航站楼紧凑的设计将登机门和登机口之间的距离以及中转乘客的登机口之间的距离降到了最低。这种径向结构确保即使最远的登机门也可以在8分钟的步行时间内到达。   

 

 

 

为了机场安全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采用了层间隔震技术   

这项技术目前是国内首创   

层间隔震技术就是在航站楼首层板下   

设置了隔震支座   

将航站楼首层和地下一层完全隔开   

既隔震又不影响地下层的使用   

 

 

 

广州大剧院   

 

广州大剧院没有垂直的柱子,没有垂直的墙,采用不规则的几何形体设计,致使“石头”的外观是扭曲倾斜的,仅外表面就有64个面,41个转角和104条棱线,观众厅池座两侧的升起部分和楼座挑台交错重叠,在外表上形成“环抱”的方式   

建筑特点   

广州大剧院由英籍伊拉克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外形被称为“圆润双砾”,其主体建筑为黑白灰色调的“双砾”。[1]广州大剧院没有垂直的柱子,没有垂直的墙,采用不规则的几何形体设计,致使“石头”的外观是扭曲倾斜的,仅外表面就有64个面,41个转角和104条棱线。   

 

 

 

”广州大剧院的视听效果由声学家、声学界最高奖“塞宾奖”得主马歇尔设计,采用不规则的“双手环抱”式看台,以区别于大多数剧场采用的马蹄形、方形或矩形等形状的观众席。“双手环抱”即观众厅池座两侧的升起部分和楼座挑台交错重叠,看台犹如“双手环抱。   

 

建筑外表   

广州大剧院的外表采用的是“虹吸排水”系统,而剧院表层的石材具有四层结构:防水、保温、隔热和装饰效果,为开放性的石材安装工艺,通过石材间缝收集雨水,随时收集、排放。而在剧场内部顶端,疏密有致地安装了4000多盏LED灯,具有环保节能功效。   

 

 

凌空SOHO   

高度类别:高层建筑   

*项目位置:上海   

*设计风格:现代风格   

*设计流派:现代   

*设计时间:2014   

*建筑面积:85000㎡   

*用地面积:350000㎡   

项目简介:凌空SOHO是扎哈·哈迪德在上海的首个建筑设计作品。项目集办公、商业于一体,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紧邻上海虹桥交通枢纽,拥有超前卫的流线型外观和丰富的空间变化,2014年建成后,这座独一无二的未来建筑将成为进入上海的门户性新地标。   

 

 

 

空间设计   

引人入胜震撼流动震撼的流线型外观,动感十足的曲线造型,流动而丰富的空间变化。这座极具未来感的建筑将成为上海的新名片,也将为所有到访者呈现一场记忆深刻的视觉盛宴。震撼非凡的“峡谷与连桥”   

凌空SOHO的十二栋建筑被十六条空中连桥连接成一个空间网络,多个楼层彼此互通,融为一体。这些结构叠放在下沉式广场上空,最高处落差约40米,俯瞰或仰望,如置身大自然中的峡谷,震撼非凡。别有洞天的“穿越体验”占地8.6万余平米的凌空SOHO,东西长约480米,南北距离约250米,呈现出开放连通的超大“庭院”。漫步或骑行于中,跟随不断变化的流线外观,穿越一个个大小峡谷,别有一番天地。   

 

 

银河SOHO   

 

 

运这座融动的优美建筑群不但营造了流动和有机的内部空间,同时也在与此毗邻的东二环上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地标性建筑景观。设计的一个主题是借鉴中国院落的思想,创造一个内在世界。而同时,这又是一个完全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不再是刚硬的矩形街区及街区之间的空间,而是通过可塑的、圆润的体量的相互聚结、溶合、分离以及通过拉伸的天桥再连接,创造了一个连续而共同进化的形体以及内部流线的连续动。   

 

 

在建筑设计策略上,此项目通过单体的整合营造出一个壮观的整体。每栋建筑个体均有它的中庭和交通核心,且在不同层面上融合一起,从而创造出丰富流动的空间景致和室外平台。平台的相互错综位移,不同层面对彼此视角的介入,产生环绕着的、引人入胜的环境。建筑在从下至上的不同层面各个方向展开,所以它是一个360度的建筑世界,没有角落也没有不平滑的过度。   

 

源自自然的启迪,建筑的外观展示了连续流动的深空间。数百米长的景观构成深远的、全角度的视野。访客可以仰望,也可以向前远眺,透过百米长的空间找到下一目标和方向。这里的关键策略是空间的流动性和导向性。当走近建筑的时候,访客会观察到光影的游戏,开放空间和封闭空间的转换。这个项目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将遵循美国的“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建筑评级体系”标准(LEED C&S standard),节能环保。   

 

 

关闭窗口
 
精品课《建筑设计》
 

高校精品课程网      版权所有